·
从9月1日起
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生效
其中,防篡改技术,给电动自行车加上了“安全锁”。新国标要求电池组、控制器和车辆唯一编码强制匹配,要是私自更换超标电池,系统0.1秒内就能切断动力,车直接“罢工”。而且,车速一旦超过25km/h,电机自动断电,仪表盘速度也会锁死在25km/h,想超速都没门。
网友们直呼
电动自行车私自改装的火灾隐患
比你想的更可怕
这些“常见改装” 全是火灾“导火索”
01
电池改装:最致命的“定时炸弹”
展开剩余75%为了延长续航、提高速度,不少人会私自更换大容量电池、加装电池组。但不同电池的电压、充放电逻辑不同,强行匹配会导致电路过载,电池内部温度骤升,进而引发热失控——短则几分钟,电池就会鼓包、冒烟,甚至爆炸起火,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能在短时间内致人窒息。
02
线路改装:“看不见”的起火点
加装爆闪灯、低音炮、快充接口,或是为了“省事”用劣质电线接线……这些操作会让电动自行车原有电路负荷超标,电线绝缘层容易被高温烤焦,出现短路。而线路通常藏在车身内部,一旦起火,初期火苗难以发现,等浓烟冒出时,火势已经蔓延。
03
外观/结构改装:间接“助燃”
为保暖或遮阳,在电动自行车上违规加装车篷、遮阳伞、支架等改变车辆外观或车架结构的装置,此类行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:一是会破坏车辆原有的平衡与稳定性,增加车辆侧翻、失控的风险;另一方面,改装后改变的车身结构,会在车辆意外起火等紧急情况下,增加驾乘人员逃生难度。
记住这3点 远离改装易引发的火灾
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
关键在于
01
坚决不碰“改装”
购车、维修、换电池,都选择正规商家和原厂配件,不相信“路边店”的“提速、增程”宣传,从源头杜绝风险。不过,新国标中防篡改技术的规定,已经将大多数人想要改装电动自行车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中。
02
规范充电并做到“四不准”
电动自行车不准进楼入户充电、不准飞线充电、不准在夜间无人时充电、不准用非原装充电器充电。尽量使用小区内的智能充电桩,充满后及时拔掉插头(一般8-10小时即可充满,过度充电也会增加电池起火风险)。
03
日常检查“不偷懒”
定期查看电池是否鼓包、线路是否老化破损,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,联系专业人员维修。不要将电动自行车长时间暴晒,也不要在电池附近放置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。
电动自行车是
日常出行的“好帮手”
但安全使用才是底线
别让“拉风”的改装
变成威胁生命的“风险”
来源:甘肃消防
发布于:北京市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